刘和平:所罗门群岛与台湾“断交”“台独”尴尬了
来源:直新闻

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当天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中断与台湾的外事关系。
QUESTION
直新闻:在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所罗门群岛今天终于正式宣布跟台湾“断交”了,你认为,这将会对岛内的政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注意到,最近几天来,为了挽救台湾与所罗门的所谓“邦交”,不仅蔡英文当局派出了一个外事部门的副负责人前往所罗门做了最后的游说与挽救,而且美国与澳大利亚也在做最后的努力,包括美国副总统彭斯还准备在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会见所罗门总理苏加瓦雷。
但是,无论蔡英文当局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采取怎样的措施,最终还是没有办法换来所罗门的回心转意。
因此,这一事件,打击的不仅仅是蔡英文当局,对于美国与澳大利亚也是沉重的一击。它意味着美国、澳大利亚在跟中国的亚太战略博弈中,又丢掉了一座城池。
至于对岛内政局的影响,我认为,从常理和逻辑上来推断,蔡英文当局在这一外事重大挫败,应该会对接下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会伤害到蔡英文的选情。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常理与逻辑往往并不一定就是事实。
大家可以看到,在过去执政三年多的时间内,蔡英文已经先后丢掉了六个所谓的“邦交”,但是,最终蔡英文并没有因此而丢掉多少分,反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她的民意支持率还超过了韩国瑜。导致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蔡英文经常利用所谓的“断交”事件,来打悲情牌,炒作所谓的“大陆刻意打压台湾”。
而反打大陆牌,恰恰是蔡英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民调“起死回生”的春药。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国民党不争气,太过于温良恭俭让,太没有战斗力。不过,好在虽然国民党不争气,但是大陆对蔡英文当局的出手却是越来越强硬了。
这次大陆拿掉台湾的所谓“邦交”所罗门,也就意味着,在围堵“台独”势力的所谓国际生存空间上,大陆已经不再客气了。我相信,接下来在所罗门与台湾“断交”之后,大陆将会把目标对准台当局在南太平洋上的其余几个所谓的“邦交”。
中国大陆跟蔡英文当局,甚至是跟美国与澳大利亚又将会在南太平洋地区展开新一轮的攻防战。同时,对于台湾在中南美洲的一些“邦交”、在非洲以及欧洲的最后一个“邦交”,大陆也不会客气了。
而一旦台湾所有的“邦交”都被“剃了光头”,那就意味着蔡英文连“过境美国”的外事机会都没有了。这样一来,“台独”势力就将被彻底闷在台湾岛上,出不了门了。
沙特阿拉伯内政部当地时间9月14日发表声明说,当天凌晨,有数架无人机袭击了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的两处石油设施并引发火灾。
QUESTION
南宫28官方网站直新闻:刘先生,你认为,也门胡塞武装出动10架无人机突然袭击沙特两处石油设施的行为,会不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石油危机?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在这起事件发生之后,国际油价最高飙升超过了15%。它说明本次袭击事件对国际油价冲击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不久前发生的阿曼湾油轮遇袭、美国无人机被伊朗击落以及伊朗在波斯湾扣押英国油轮等等事件,甚至也超过了美国对伊朗再度实施石油禁运事件。
不过我认为,尽管如此,这件事情还是不至于引发像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样的全球石油危机,更不可能因此而引发全球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过去那种全球经济高度依赖石油供应,而石油供应又高度依赖中东,尤其是依赖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的能源供应生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个变化是由美国所带来的。
过去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现在由于页岩气的开采技术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美国不仅能够实现石油的自给自足,而且已经有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介入中东局势的逻辑也在跟着发生改变,过去很多人都在指责美国介入中东局势是为了控制那里的石油,而现在这一套逻辑已经是不攻自破了。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能源部扬言动用国内的石油储备来稳定石油市场时,国际油价立马就中止了疯涨的势头。
当然话得说回来,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的这起袭击事件,虽然不至于引发全球石油与经济危机,但是它却是沙特这个国家名副其实的灾难。由于经济结构异常单一、几乎完全依赖于石油出口,所以面对胡塞武装的这次攻击,沙特经济几乎立马就处于了半休克状态。
当然,更为难堪的还是沙特的军事。沙特不仅是美国的盟友,而且去年的军费开支位居全球第三,被号称为中东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
然而,被美式军事装备武装到了牙齿尤其是配备了美制“爱国者”导弹防空系统的沙特,面对胡塞武装派出的制造成本低廉、并不具备隐形功能的无人飞机,却是毫无防范与还手能力。这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戳破了沙特甚至是美国的军事神话。
QUESTION
直新闻:我们知道,沙特与胡塞武装已经缠斗了多年,那为什么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沙特始终制服不了并不算强大的胡塞武装呢?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这个问题问到了当前中东乱局的根源。我相信大家都读过《西游记》,在《西游记》中,几乎在所有妖魔鬼怪的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靠山,或者说都有一位通天大神在背后撑腰。
当前的也门局势当中,表面上看来,是反政府的胡塞武装与也门总统哈迪领导的政府军在打内战,但是,众所周知,站在胡塞武装背后的是伊朗,站在哈迪政府背后的是沙特。自从2015年起,由沙特领导的阿拉伯多国联军为了帮助哈迪巩固政权,甚至是直接出兵也门跟胡塞武装作战了。
除此之外,也门的这场内战,还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是伊斯兰教内部逊尼派与什叶派冲突的延续,同时也是逊尼派强权沙特与什叶派强权伊朗中东主导权之争的集中体现。
同时,在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背后还站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背后则站着俄罗斯。因此,外界一般将也门这场内战称为代理人的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这些站在幕后的大神不停止幕后支持与插手行动,也门的内战就一直会处于持续与胶着状态,谁也不可能消灭谁。
当然,当前在中东地区,陷入这样一种状态的,又何止是也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局势,之所以一都处于动荡不安中,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不仅活跃着各种各样的武装势力,而且在几乎所有武装势力后面,都站着一位靠山一位大神。这就使得当前的中东局势变成了一个个始终处于发炎状态无法痊愈的伤口。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当天直接在推特将“矛头”指向伊朗,“狠批”德黑兰是“幕后黑手”,称伊朗“对世界能源供应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击”,还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此次袭击来自也门。
QUESTION
直新闻:我们看到,虽然也门胡塞武装第一时间就承认了袭击事件是他们干的,但无论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还是总统特朗普,都异口同声的咬定,是伊朗直接发动了对沙特石油设施的攻击。对此,你又怎么看?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要说伊朗从自己的国土上直接派出无人机实施了这次攻击行动,我认为,是缺乏事实与逻辑链条来支持的。首先,它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美方虽然一口咬定就是伊朗干的,但是却至今为止没有拿出确凿可靠的证据;第二,伊朗应该清楚地知道,这样做究竟意味着什么。
因为当前美国已经对伊朗是大兵压境,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伊朗的一举一动,同时作为伊朗的宿敌沙特与以色列也在睁大眼睛找伊朗的茬,一旦伊朗明目张胆地袭击沙特的石油设施,那无疑就是直接宣战行为。而这样的风险与代价,是伊朗承受不起的;第三,在当前情势下,伊朗没有必要这样做。
因为眼下的伊朗,仍然在透过外交途径,包括通过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斡旋,企图缓解当前的美伊关系。而在几天前,特朗普总统也向伊朗释出了善意,不仅炒掉了主张对伊开战的战争狂人博尔顿,而且发出了愿意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的善意,而伊朗方面也给予了正面的回应。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伊朗不想改善跟美国的关系,不想让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否则它就不会采取这样鲁莽的行动。当然,值得欣慰的是,虽然美方一口咬定伊朗实施了此次袭击事件,但是它却不仅没有威胁要报复伊朗,甚至仍然保留了美伊领导人在联大期间举行会晤的可能性。这也就意味着,面临着连任压力的特朗普,也不想让美伊关系彻底破裂,仍然尝试着要在美伊之间做成一笔交易。
QUESTION
直新闻:那你认为,胡塞武装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沙特石油设施发动袭击,它背后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对于胡塞武装来说,他们的直接目的,当然是要报复沙特政府,以毁掉沙特石油设施的方式,来阻止以沙特为首的联军对他们持续不断的进攻。
除此之外,不排除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也有更大的目的。也就是,第一为了声援自己的同盟军伊朗,一方面警告沙特不得对伊朗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伊朗石油出口遭到了美国封锁的情况下,胡塞武装也想以这样一种方式,阻止沙特的石油出口。甚至是在以这样一种方式导致国际石油供应紧张油价高企,从而倒逼美国为了平衡国际石油的供应,不得不提前解除对伊朗石油的禁运措施。第二,我认为,胡塞武装也有可能不愿意看到美国与伊朗改善关系,他们想在美伊出现了改善关系苗头之前,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来阻止美伊关系的改善。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伊朗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也门胡塞武装,但是胡塞武装也在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控制伊朗,把伊朗跟自己更加结实地捆绑在一起。
而这样一种相互捆绑关系,在美国与它的中东盟友沙特和以色列之间,也同样存在。也就是美国为了自己的中东大战略,把沙特与以色列捆绑在了自己应对伊朗的战车上,反过来,沙特与以色列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捆绑美国,阻止美国与伊朗改善关系。这就是当前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前途灰暗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来源:直新闻